课程
课程资讯图书
当前位置:京途教育 > 【每日一练 9/9】人的缺点就像花园里的杂草,如果不及时清理,很快就会占领整座花园。

【每日一练 9/9】人的缺点就像花园里的杂草,如果不及时清理,很快就会占领整座花园。

A+ A- 2018-09-10 15:05  |  京途教育网  |  点击:4176

考教师  就选湖南山香

山香教育作为国内最早研究开发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及培训的专业机构,山香教师资格培训学校以其卓越的经营理念,科学的培训体系,优质的服务水平,强大的师资团队,曾多次被省,市教育部门评为"教师资格考试培训先进学校""新型教师培训示范学校"为各省市区事业单位和中小学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好评

特岗考试QQ群:766458354 

山香教师招考群2:596078138

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1:417170343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各有侧重,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是(  )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C.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2.马卡连柯提倡的“平行教育”思想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班主任建立家长QQ群或微信群,实现的角色是(  )

A.班级工作的领导者

B.学生成长的守护者

C.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D.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4.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  )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目标管理

D.民主管理


5.下列关于课外、校外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

B.基本原则是自愿参加、自主活动

C.内容和形式应强调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D.要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


6.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最普遍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7.教师通过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并从中总结出独特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从而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提升教学能力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

A.个案研究法

B.行动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8.下列教育家所提出的教育目标类型,与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基本一致的是(  )

A.杜威

B.布鲁纳

C.布卢姆

D.泰勒


9.从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来区分,可以分为(  )

A.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B.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C.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D.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


10.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

A.单一课和综合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活动课

D.必修课和选修课


11.“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  )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2.在科学课上,教师通过做水加温和降温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


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D【解析】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3.C【解析】略。


4.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目标管理的内涵。


5.A【解析】学校教学工作是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课外、校外教育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二者缺一不可。


6.C【解析】略。


7.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叙事研究法的内涵。


8.C【解析】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与之基本一致。


9.B【解析】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有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来区分,有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


10.A【解析】略。


11.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12.C【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内涵。



二、案例分析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小题)


案例一:

一位教师《春晓》的教学片断:教师板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就诗的意境、写作手法、用词等方面进行提问。

学生甲:既然“不觉晓”了,为什么还能“闻啼鸟”呢?

教师:这写的是清晨睡眠时的情景。

学生乙:那么怎知“夜来风雨声”呢?这里写得不太妥当。

教师:作者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的《春晓》流传至今,哪有错的道理?

学生众:笑了。


1.从该教学片段看,师生关系的类型更容易形成(  )的师生关系。

A.民主—参与型

B.命令—服从型

C.放任—自流型 

D.合作—对话型


2.这首诗的作者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孟浩然 

D.杜甫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已有知识,在学习中,怀疑书本的思想是不利于学习的

B.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C.最好的办法是,教师对学生的怀疑既不制止,也不赞同

D.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应该使学生不要纯粹迷信书本和权威。因此,教师不应制止学生的怀疑,同时,从正面对《春晓》加以解释


4.该教师主要遵循的教学规律是(  )

A.双边性规律 

B.间接性规律

C.教育性规律 

D.发展性规律


5.该教师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读书指导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欣赏法


案例二:

古时候,某少年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其母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该少年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其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该少年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其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后来,某少年成长为著名的教育家。


6.故事中的某少年是指(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7.其母这样的做法说明,她强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8.一般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9.对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B.环境决定了人的发展

C.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 

D.个人努力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0.该材料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是(  )

A.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B.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C.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D.环境对人的发展不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

案例一

1.B【解析】“命令—服从”型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

(1)教师往往习惯于将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时时处处“唯教师是”,以至于将自己的人格凌驾于学生的人格之上,漠视学生独立存在的主体性。

(2)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总是采取“填鸭式的灌输”、“自为是的独白”,将学生视为无声被动的机器、可以随意涂抹的“白板”。往为了完成任务达到目的而又不择手段,从而造成教育本真意义的失落。


2.C【解析】略。


3.D【解析】当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质疑时,应该积极加以引导,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能加以制止。


4.A【解析】案例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注意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遵循了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性规律。


5.B【解析】该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是对谈话法的运用。


案例二

6.B【解析】案例讲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7.B【解析】案例中的母亲为了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屡次搬家,这说明了她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


8.D【解析】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9.A【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0.B【解析】“孟母三迁”的故事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



分享到:

笔试
课程名称 科目 授课老师 课时 价格 京途价 购买
京途商城公众号

微信关注,及时接收上课通知,优惠活动

关注
京途网校微信服务号京途商城微信关注,及时接收上课通知,优惠活动
右侧广告1

热门文章

右侧广告2